花园镇三举措抓实秸秆禁烧工作63
发表时间:2019-09-10 09:51 从村民苦无收入到经济来源多元化,从出行难到交通四通八达,从2014年的9个贫困村,贫困户689户2400人到如今已退出7个贫困村,脱贫447户1610个贫困人口,顾县镇始终把“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把”雪中送炭”与“授人与渔”结合起来,让昔日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70年看变迁,岳池乡镇巡礼”,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顾县镇的变迁。 走进顾县镇团坝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优雅别致的小楼,在四通八达的公路串联下,构成了一幅诗情画意的乡村画卷。谁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农房破败、贫瘠沧桑的村庄。提到村里的变化,村民们个个都喜上眉梢。 顾县镇团坝村村民 肖秀国:原来是毛坯路,现在都扩大了扩好了,现在我们幸福了,我们种庄稼送物资完全走大路了,国家还是比较可以的。砍高粱、掐谷子、掰玉米、刨芋头、割豆子、下苹果、晒柿子、揪石榴、摘花生、耩麦子,一个个音符,无不让秋风演奏得动听、感人。 村民杨云平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也见证了村子的变化,曾经一家子一直蜗居在破旧不堪的瓦房里,随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杨云平终于告别居住了30年的破旧老房子,圆了自己的新房梦。 顾县镇团坝村村民 截至目前,顾县镇已实施易地搬迁138户495人,C、D级危房改造911户2685人,新建新村点9个,新建公路60余公里,惠及群众4万余人。 连日来,马家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园里的产业工人正忙着进行种植管护作业。其中该村村民张秀善干得十分起劲,自从与产业基地签订用工合同后,张秀善就成为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顾县镇马家村村民 围绕康养小镇,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理念,一条以马家村为核心的万亩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园建成,昔日的撂荒地变成了一块块致富田”,全面辐射全镇6个贫困村、12个非贫困村、5000多名农户,真正实现了“造血式扶贫”,带动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在马家村曾经用“好个马家沟,十年九不收”这样一句顺口溜来描绘村里的面貌。而如今的马家村,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蜿蜒在村子里,昔日的穷山旧村,变成了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新村。 顾县镇马家村村主任 截至目前,该镇共引进中药材种植企业9家,种植中药材1.1万亩,预计产值年可达1.3亿元以上,涉及佛手、丹参、吴茱萸等13个重点品种。 近年来,顾县镇始终坚持产业发展和基础改善两手抓,通过招引业主大力发展富民产业,通过专项资金扶贫大力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形成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让昔日的穷山沟有了大变化,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老百姓也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岳池融媒体 罗海峰 杨益) 9月5日下午,花园镇干部李志国开着秸秆禁烧宣传车,来到该镇高石梯村巡查秸秆禁烧工作,并检查该村秸秆禁烧工作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花园镇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从强化宣传、积极联运、加强问责等方面入手,严防死守境内秸秆焚烧,确保本镇一片蓝天。 深入宣传,增强群众自觉性。该镇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逐户发放明白纸并签订承诺书、广播全天播放禁烧通告等形式,多角度宣传秸秆禁烧有关政策规定、综合利用知识、秸秆焚烧的危害及处罚规定等,群众禁烧自觉性得以提高。截止目前,全镇悬挂宣传标语32幅,发放明白纸10000份,入户宣传1000余次,召开院坝会76次,出动宣传车1辆,签订承诺书4000余份。 积极联动,加强巡查力度。该镇全面执行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户包田块的责任制,组建镇、村、社三级巡逻队共计191支,全天候开展田间、道路巡查,以高速路出口至县城区翔凤大道、九响路、杨家坡场镇至顾县、花镇路至红星为主线,加强巡查督查,发现苗头快速反应,确保第一时间处置。目前,发现燃烧现象16次,现场已及时处置。 专项督查,严肃问责力度。该镇将此项工作纳入镇、村(社区)绩效考核,由镇纪委牵头,带领8名廉情巡访员每天不定时对各村进行检查,对焚烧秸秆的群众进行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相关政策进行处罚,对落实秸秆禁烧工作不力、失职渎职或造成恶劣影响的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并严肃问责。目前,该镇已有12名村干部被扣减绩效考核分,2户群众被停发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李顺琴) |